作為一名從事三十年的老廚師,回答這個問題,應該最有說服力。
當年選擇做廚師,因為學廚師不用錢,還帶出一張嘴,為了多學東西搶著幹活,師傅總誇我機靈能幹活,會幹活。每次表揚過後都有使不完的力氣,說實話,我很享受讓人誇的感覺,並且樂此不疲,那個時候都不知道什麼叫累。
第一個到店生火、養火、煉油、清理油罐,加調料,泡茶,把師傅的工作服準備好,師傅到店前都要準備好。
下班最後離店,收拾衛生,清理油罐,加小料,大勺把用火鹼浸泡,然後用四棱的筷子刮,直到颳起毛刺,這樣的大勺把不滑,然後壓火。最後是洗工服,師傅的,自己的,以及其他師傅的,凡是能波及到的,都要幫忙洗好,我老媽就說:「 會來事沒虧吃,多干點活累不死 」老媽的這句話一直陪伴著我,直到現在。
兩年多的啟蒙,學徒工成了配菜師傅,有工資了,更賣力氣了。我這個人好臉,寧可累死也不願意讓師傅或老闆批評,冰箱總是整理得井井有條,調料架,菜架都是整整齊齊,邊角餘料都會利用得非常好,只要我經手的食材,就沒有浪費的。準備工作充分,無論多忙的飯市,都能供得上師傅炒,曾經供兩個師傅都不曾掉鍊子。
餐廳生意好,每天都提前到店備料,那段時間真的挺累的,菜都切配好,去灶台給師傅打下手,焯水過油,搶著做伙食餐,一天基本沒什麼休息的時間,但是看著配菜間乾淨整潔,伙食餐大家都說味道好的時候,再累也不覺著累了。
為了能多賺些薪水,去小店連切帶炒,依舊是提前上班備料,飯市前把料備足,來客人抓配就炒,那段時間可沒少讓老闆批評,畢竟臨灶經驗少,火候,芡口,油溫,味道掌握的都不好,但就是那個時候才真正懂得烹飪是個什麼東西。
那段經歷,讓我明白了,菜是用心炒的,而不是用手就能炒出色香味具的菜餚。很感激小飯店的老闆對我的提攜,沒炒我魷魚,給我試錯的機會。那個時候不光身體累,心更累,下班躺在床上,滿腦子都是菜,恨不能每道菜都能讓顧客滿意。
做廚房這麼多年,已經完全習慣了餐飲的作息時間,每年的結婚旺季,一天幾份的婚宴湊到一起,起早備料,出餐,然後在備料再出餐,我們廚房有句戲言「 別人結婚,我們發昏 」每年5月份被師傅稱為「黑五月」,2008年開始流行「學子宴」八月和九月幾乎每天都有學子宴,少則幾十桌,多則上百桌,最多一天兩百多桌,那真是起早貪黑,兩個月下來,廚房所有人都瘦了一大圈,真累呀!
那些年,做廚房根本就沒有休假這一說,只要不下崗,一年365天每天都要上班,星期天節假日,什麼年節的跟我們都沒什麼關係,越是節假日我們越忙,春節基本都是在餐廳過。陪家過節人都成了渴望而不可及的事,好在家人理解我們這個職業。
做廚師雖然很累很苦,但是能堅持下來的,都是熱愛餐飲,已經完全把廚房當戰場的精英廚師。他們把每個飯市當成戰役來打,每個節假日都是重要的攻堅戰,必需勝利的攻堅戰。看著顧客吃得開心滿意,再累也不覺得累了,看見一家家,老老少少團聚,其樂融融的樣子,才是廚師最開心的事。
廚師是個受人尊敬的職業,職業廚師堪稱藝術家,是美食的締造者,他們累,但真的很充實,之所以樂此不疲,因為熱愛廚師這個行當,因為他們是職業廚師。
來源:www.touti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