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條可是我們早餐餐桌上最常見的早點之一,也是最古老的中華傳統麵食。油條的外形呈長條中空狀,吃起來口感鬆脆有韌勁。油條在各地的叫法也不盡相同,東北和華北叫「餜子」,安徽一些地方叫「油果子」,而在浙江又叫做「天羅筋」。油條雖然在各地的叫法不一,但是油條的做法基本上都一樣。小編在平時也是最愛吃油條了,因為小編的爺爺就是做油條的老師傅,爺爺年近70歲了,可是身體依然很棒,每天早上都會早起開店給顧客們做油條,爺爺做的油條健康還好吃。前不久爺爺就將油條的做法教給了小編,特別簡單3分鐘就能學會。下面小編就分享給大家,學會了再也不用去早點鋪了。
By 惠呼吸的痛
配料:
中筋麵粉 250克、無鋁泡打粉 2克、蘇打粉 2克、食鹽 3克、食油 8克、全蛋液 35克、水 約120克、食油 適量
烹飪步驟:
1.所有粉類和鹽混合,加入全蛋液和植物油;
2.再分次加入清水拌均勻;
3.然後揉成比較軟的麵糰,蓋保鮮膜餳發十幾分鐘;
4.然後蓋上保鮮膜,周圍按壓排氣密封起來,直接這樣餳發8小時以上;(冬天可以這樣室溫餳發,夏天密封放冰箱餳發,建議晚上活面第二天早晨製作)
5.然後蓋上保鮮膜,周圍按壓排氣密封起來,直接這樣餳發8小時以上;(冬天可以這樣室溫餳發,夏天密封放冰箱餳發,建議晚上活面第二天早晨製作)
6.看!餳發好的麵糰變得圓胖了哈;
7.揉面墊灑點手粉,把麵糰滾成圓條狀;
8.然後用手壓扁;
9.再切成寬約3厘米的小面塊;
10.然後每兩塊疊加起來;
11.再用比較細一點的筷子在中間壓出一道印;
12.然後兩頭捏緊捏扁,順勢把面塊拉伸長一些;
13.然後如圖將兩頭再豎著捏緊實;
14.捏緊實後再順勢揪下一點面塊,這樣炸的時候兩頭就不會散開了;
15.依次做完所有的油條生胚;
16.鍋中入適量油,七八成熱時放入油條胚炸制,其間要用長筷子不停的翻撥哈。炸至金黃色後撈起控油即成;
烹飪小貼士:
1、餳面至少8小時以上,時間不夠成品會不夠酥鬆,建議晚上活面第二天早晨製作;
2、炸制時油溫要一直保持比較高的溫度,入鍋前丟入一個小面球,小球球能迅速浮起,即油溫合適;
3、油條用竹筷在中間壓的時候不能壓得太緊,以免兩條粘連在一起,兩條面塊的邊緣絕對不能粘連。也不能壓得太輕,要保證油條在炸得時候兩條不分離;
4、油條在炸的過程中,容易翻動。在雙手輕捏兩頭時,應將兩頭的中間輕輕捏緊,在炸的時候兩頭也不能分離;
5、油條對胃酸有抑制作用,並且對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療效;
6、油條中加入雞蛋不僅能夠讓口感更細膩,還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,保護肝臟,健腦益智。
各位寶寶們還知道哪些做油條的小竅門呢?
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贊、關注、分享!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,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。
來源:www.toutiao.com